一段时间以来,房地产行业整体迈向稳健发展阶段。然而,在一些城市仍存在租售比率低的问题,不少房产成为了不住、不租、不售的“僵尸房”,也有不少新房由于严格的限售政策难以出售,成了房企难以消化的“存货”。如何盘活存量房,打通新房、二手房、租赁房市场通道,满足居民房屋居住需求,成为各地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。
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,2022年端午节假期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961万人次,同比下降10.7%,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6.8%;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58.2亿元,同比下降12.2%,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5.6%。全国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。
近期,一个火热项目即将启动,预估规模将达5000亿元——这就是“618”电商促销。作为上半年最受关注的电商大促,今年各大电商平台花里胡哨的玩法少了,促销力度更大,有可能成为历年来优惠力度最大的“618”。
商品房预售资金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重要现金流来源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旨在保障预售资金安全,确保项目顺利竣工交付,保护购房者合法权益。当前形势下,在保障资金安全和“保交楼”的基础上,有必要按照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,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。合理释放预售资金,提高商品房预售资金使用效率,将有助于缓解房企短期资金压力,稳定市场信心,实现行业良性循环。
人社部等四部门5月31日发布《关于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问题的通知》,将阶段性缓缴养老、失业、工伤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,在餐饮、零售、旅游、民航、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5个特困行业基础上,再增加汽车制造业、通用设备制造业等17个其他特困行业。
一年一度的“618电商购物节”又来了。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、疫情多点频发的背景下,“618”更被视为刺激消费、重拾信心的重要节点。
当前,国际国内环境出现一些超预期变化,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。有力有效应对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,必须抓住关键。
近日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房贷利率下调,引发关注。此前全国已有100多个城市的银行自主下调房贷利率,“房贷降了”成为共性现象。
随着稳经济一揽子举措再加码,各地经济恢复步伐加快,煤炭需求也逐步回升。再加上夏季用电高峰的临近,电力供应特别是占全社会发电量约六成的煤电生产,再次引发社会各方的关注。
近期,受国际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,非洲多个国家面临航空燃油供应短缺,一些航空公司出现因缺油被迫取消航班的情况。考虑到我国充足的航油产能和能源保供力度,类似情况在我国出现的概率较低,不必过于担忧。但从中长期看,航空燃料替代是我国民航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棘手问题。
近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、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、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联合下发通知,确定海尔、格力、TCL、长虹、美的、海信6家家电生产企业开展2022年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,申报的目标回收量为1696万台。
一段时间以来,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出现一定下行趋势。在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的背景下,应着力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,发挥稳楼市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的作用。近来,有关部门完善信贷政策,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出台房地产调控举措,有望提振市场信心,带动市场回暖。